《鬼菩薩》的創作源起
《鬼菩薩》劇本特別聘請明華園當家丑角-陳勝在編寫,有感於古人說「倉稟足而後知廉恥」,可如今台灣社會在先人的努力下,倉稟已足仍不知廉恥,更甚者沈溺於物欲奴役不可自拔。多少努力奮鬥的是「錢」、「權」;而多少清流在這「錢」、「權」橫流的醬缸中,挺得住強權的威逼、富貴的誘惑?在創作的過程中,發現前清吳敬梓所著「儒林外史」是可敬可佩的最高指標。希望能學習其諷刺的筆法:- 把握客觀原則:在描寫人性人生的缺失醜態時,冷靜客觀讓舞台上的人物赫然如我們在媒體上看到的人,甚至就是我們自己!
- 社會寫實:時代背景雖是古代,可是事件是古今皆然的!發揮諷刺劇的特質惕動人心「改革不易」、「悲劇重演的容易」!尤其為官者及意見領袖之風骨操守又如何?「是大丈夫之恥,是為國恥」啊!國家之希望何所繫?
- 啟迪民心:強調「做人」比「作官」重要;「人格」比「富貴」重要。正確的人生觀,適性的生活才是信服可貴的!
「鬼菩薩」-段克邪的人物創造
初次在塑造「鬼菩薩」的角色時,他亦正亦邪、亦人亦魔,他一手拈卍佛印虔誠迎向內心的光明,另一手卻持戒刀嫉惡如仇要斬斷一切的邪孽,在血染飄紅的剎那終結罪惡,隨著梵音佛唱又回轉到人間。對於這樣的一個人物塑造,是個很大的考驗,也因為這樣戲劇衝突點,才會有這種種的故事發展而吸引觀眾。所以,好的劇本當然也需要好的演員來呈現,因此由天團的當家小生陳昭香來飾演男主角段克邪,使整體戲劇的品質提昇,也緊緊地牽引、激盪著觀眾朋友沸騰的心,那麼觀眾就不只是來看戲而已,進而可以產生共鳴寓教於樂、從中得到滿足。
劇名為「鬼+菩薩」,又是鬼又是菩薩的,以國文修辭來說就是所謂的「映襯」。因此劇名一聽就有了衝突性。男主角父母被害的深仇大恨,讓他雖然身為三省巡按,但面對無法可辦、無法可管的惡人,在夜晚化身為「指拈佛印,手持戒刀」的鬼菩薩,幽幽在樹林現身,將惡徒千刀萬剮,大快人心!符合了一般人期待的「惡有惡報」的心理期待。整齣戲音樂氣勢引人入勝,特別是看完戲實在很難不跟著哼梵音「指拈佛印,手持戒刀......」非常帥氣!又非常感人!有看過的人當下必定是眼泛淚光陶醉不已,真的會讓人想一再的回味欣賞!
陳昭香-臺灣第一薪傳小生
臺灣歌仔戲世家『明華園』第三代
天字戲劇團的當家小生,文武兼備唱腔獨特
-1982年全國最佳小生獎
-2005年歌仔戲外台匯演最佳小生獎
-2007年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—台灣戲劇獎
陳昭香出生於歌仔戲世家-明華園,從小耳濡目染練就一身扎實功力,用獨特的唱腔、自然的演技豐富自身多年的舞台生命,所到之處風靡全場,戲迷爭擁。而親切隨和的態度,更加擄獲老少戲迷的心。不僅在演出上屢創佳績,深耕歌仔戲數十年來頻獲肯定,更用真誠與熱愛的歌仔戲的心傳承文化使命,除活躍於多元的表演工作中更不忘提攜後進,為傳統文化注入源源不斷的新血。她常說歌仔戲是很神聖的,會一直一直演下去,為台灣這塊特有的瑰寶傳承與發揚貢獻心力。
陳昭香在鬼菩薩中的扮相,溫文儒雅又懷有高深武功的段克邪,深情的凝視和蘊含仇恨的眼神,實在讓人很難不心醉。而戴上面具的鬼菩薩,即便看不清楚面容,但舉手投足,利用聲音和身段,還是讓人自然在腦中勾勒出一位正義之士的形象,除了很有霹靂布袋戲的風格外,實在是帥到不行,驚為天人。
重新發揚台灣原生的歌仔戲文化
歌仔戲是台灣當地的傳統文化,但是隨著時代進步,台灣社會型態日益轉變,在不知不覺中歌仔戲也被年輕的文化代替而變成次文化。我認為我們每個人有責任,讓它與現今主流文化結合創新,因為在歌仔戲這個娛樂的背後,代表著是台灣人的文化、精神,及態度,不管時代如何發展如果進步,我們都不該忘本。現在,還是有一些在為地方藝術默默奉獻的團體,正在悄悄地播下希望的種子,在此致上崇高的敬意,也很高興有機會奉獻一己之力,我們想努力的讓大眾再次注意到歌仔戲之美,讓台灣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。
資料來源:明華園天字戲劇團;巧匠工藝股份有限公司
歌仔戲是台灣當地的傳統文化,但是隨著時代進步,台灣社會型態日益轉變,在不知不覺中歌仔戲也被年輕的文化代替而變成次文化。我認為我們每個人有責任,讓它與現今主流文化結合創新,因為在歌仔戲這個娛樂的背後,代表著是台灣人的文化、精神,及態度,不管時代如何發展如果進步,我們都不該忘本。現在,還是有一些在為地方藝術默默奉獻的團體,正在悄悄地播下希望的種子,在此致上崇高的敬意,也很高興有機會奉獻一己之力,我們想努力的讓大眾再次注意到歌仔戲之美,讓台灣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。
資料來源:明華園天字戲劇團;巧匠工藝股份有限公司
給der天團&香大姊~~^&*無數個讚說
回覆刪除謝謝 ^__^
刪除